电子天平是高精度计量仪器(精度可达0.1mg甚至更高),其部件(如传感器、称量盘、显示屏、校准砝码等)的更换直接影响称量准确性和设备稳定性。更换部件时需严格遵循操作规范,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精度损失或设备损坏。以下是关键注意事项:
一、更换前的准备工作
环境与工具准备
环境要求:在洁净、稳定的环境中操作(如实验室天平室),避免气流(关闭门窗、远离通风口)、振动(远离离心机、搅拌机等设备)、温度剧烈变化(温差≤5℃/h),防止影响后续校准精度。
工具选择:使用专用工具(如防静电镊子、扭矩扳手、无感螺丝刀),避免用普通金属工具划伤部件或产生静电(静电可能干扰传感器);工具需提前清洁(用酒精擦拭),防止灰尘污染。
设备状态确认
关闭天平电源,拔掉电源线,确保操作安全;记录天平型号、序列号(便于匹配原厂部件,非原厂部件可能导致精度不达标)。
清洁天平外部及内部腔体(用软毛刷清理灰尘、碎屑),尤其称量室底部、传感器周围,避免杂质在更换时落入缝隙。
二、核心部件更换的操作规范
称量盘及托盘更换
称量盘(金属盘、陶瓷盘):需轻拿轻放,避免碰撞变形(变形会导致称量时重心偏移);安装时确保与托盘卡槽完全契合,无松动(晃动会导致读数波动)。
托盘/防风圈:检查安装位置是否水平(用水平仪校准天平整体水平,气泡居中),防风圈玻璃需无划痕、裂纹(破损会影响防风效果,导致气流干扰)。
传感器更换(核心部件,影响精度)
匹配性要求:必须使用原厂同型号传感器(如电磁力传感器、应变片传感器),不同型号传感器的灵敏度、量程参数不同,无法直接替换。
安装细节:
拆卸时记录传感器连接线的插头位置(拍照存档),避免接线错误;
传感器固定螺栓需按规定扭矩拧紧(参考设备手册,通常5-8N・m),过松会导致称量漂移,过紧可能压损传感器弹性体;
传感器周围禁止残留金属碎屑(会被电磁力吸附,干扰读数),安装后用绝缘垫片隔离金属部件。
显示屏及按键更换
电气连接:插拔显示屏数据线时需断电操作,避免静电击穿电路;按键面板(薄膜按键)需对齐安装槽,防止按压卡顿。
功能测试:更换后通电检查显示是否清晰、无缺划,按键响应是否灵敏(每个按键测试3-5次)。
校准砝码及附件更换
校准砝码:需使用经计量部门检定合格的标准砝码(等级与天平精度匹配,如万分之一天平用E2级砝码),禁止用非标准砝码替代。
砝码存放:更换后的砝码需放入专用防潮盒,避免锈蚀、污染(影响质量准确性)。
三、更换后的调试与校验
基础调试
水平校准:调整天平地脚螺栓,使水平泡居中(水平偏差会导致称量误差,每偏差1mm可能引入0.1mg以上误差)。
通电预热:按天平要求预热(如高精度天平需预热30分钟-2小时),待内部温度稳定后再操作。
精度校准
进行多点校准(如空秤校准、1/3量程校准、满量程校准),记录校准值与标准值的偏差(需≤天平允差,如0.1mg天平允差±0.2mg)。
若校准失败(偏差超差),需检查传感器安装是否到位、接线是否松动,必要时联系厂家技术人员调试,禁止擅自调整内部电位器。
功能测试
测试去皮、计数、单位转换等功能,用标准砝码重复称量3-5次,确认读数重复性(偏差≤1个分度值)。
四、安全与记录要求
安全防护
防静电措施:操作人员佩戴防静电手环,接触电路板前先触摸金属接地体释放静电;
禁止带电操作:任何涉及电路的部件更换必须断电,防止触电或设备烧毁。
记录存档
详细记录更换部件的型号、更换日期、操作人员、校准数据(前后对比),作为设备维护档案,便于后续追溯;
更换下来的旧部件(如报废传感器)需按电子废弃物处理,禁止随意丢弃。